■畜牧发展,良种先行
种畜禽是畜牧生产的基础,种源供应是否充足、种畜品质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着半岛bob综合体育恢复生产的效果,影响着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的稳定供应。
非瘟阴霾尚未走远,新冠疫情接踵而来。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由于交通阻断,种畜禽场普遍存在着人手不足、销售不畅和物资短缺的困难,影响了种源生产与供应。全国畜牧总站坚决贯彻农业农村部党组专题会议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以赴,尽锐出战,把疫情应对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协助行政主管司局统筹安排,做到防疫和保供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稳产保供攻坚战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春节假期刚过,准时开工。为做好种畜禽调剂工作,全力保障半岛bob综合体育生产,种业管理司牵头成立了种畜禽调配应急工作组,孙好勤副司长任组长、时建忠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司畜禽种业处和总站牧业处组成。工作组用最短的时间组建了种畜禽调配应急工作各省种业行政群和核心育种场企业群,及时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控期间种畜禽供应和相关物料及产品情况;重点企业运转、需求和问题;指导各地调度工作,协调联系,掌握工作动态。建立每周一报制度,及时掌握情况,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尽全力保证到2月底种畜禽企业复产开工率达到90%以上。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总站第三支部由牧业发展处、畜禽资源处、奶业处和种畜中心等四个处室、中心组成,大部分与畜禽种业有关。第三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在总站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增强 “危急关头”的紧迫感,认清“关键时刻”的重要性,自觉树立“非常时期”“非常意识”,进入“战时状态”,严格遵守总站各项纪律,切实当好部种业管理司参谋助手,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规范有序进行。
关键时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第三支部种畜中心党小组针对返京人员多、工作地点分散的特点,创新“三会一课”学习形式,通过召开视频会议,完成党小组学习任务。牧业发展处党小组通过视频,定期召开党小组扩大会,学习部党组文件精神,研讨抗疫保供工作安排。牧业处四位博士各把一摊,及时在各个工作群宣传防疫知识,了解种业企业受损失情况和捐赠情况,及时掌握核心群动态、供种情况和重点种畜禽企业复产开工情况,协助种业司做好对种业企业落实金融支持的需求调研。
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冲在前。牧业发展处邱小田博士春节期间回湖北荆州老家探亲,按防控要求不能回京。他身在“疫区”,心系种业。在湖北老家通过远程办公,完成了生猪核心育种场书面调查和金融需求摸底,起草了生猪种业稳产保供行动方案草案。李姣、段忠意博士周末加班加点汇总核心场、公牛站抗击疫情、恢复生产的典型事例。
关键时刻,干部群众也不甘落后。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聘用人员王长存主动请缨,帮处里分忧艰难。他自始至终坚守评估中心岗位,密切监测核心群动态,汇总核心场捐赠情况,及时调度种猪产销数据。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农牧行业作为保障民生、稳定发展的中流砥柱,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纷纷伸手援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2日农牧企业捐款捐物额已达6亿。
全国畜禽遗传计划核心育种场、畜禽良种联合攻关计划牵头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生产自救、保障种源供应的同时,奉献爱心,回馈社会,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2月14日,共捐赠资金33143.16万,优质猪肉20余吨,口罩133万个,防护服15万余套,以及消毒液等。其中,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四川绵阳绵兴农牧公司在抗疫在关键的时刻,驰援武汉价值150万元的优质猪肉20吨,给武汉人民送去温暖,为抗击疫情保驾护航。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当前,既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也是半岛bob综合体育稳产保供的重要节点,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公牛站和联合攻关牵头企业作为畜禽种业的“国家队”,抓疫情防控,不松不懈;恢复生产,不退不让,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篇章。
对于牛场来说,如果不能按时做好母牛繁育配种,将至少影响今后2-3年的生产经营。新冠疫情发生后,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部分奶牛场液氮一度断供,奶牛冻精保存面临威胁。北京奶牛中心收到求助后,紧急调运3辆运输车,由中心副总经理刘林带队,一路奔波七百里驰援宁晋县,供应液氮400升,立解该县奶农燃眉之急。
天津奥群、甘肃中盛、浙江长兴永盛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克服人员短缺、成本增加等困难,仍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坚持开展育种工作,将种羊登记、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等基础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保证种羊的群体数量和生产性能,真正做到无论何种行情下,都能为行业提供最优质的种羊,保证全国的肉羊遗传改良工作有序开展。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只要疫情不消散,奋战的脚步就不会停歇。在总站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完成好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工作,为抗疫、稳产、保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